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王宝金1,2 , 张天民2 , 严冬2 , 李桂芝2 , 张辉2 , 张寿德2
1.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2.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Bao-jin1,2 , ZHANG Tian-min2 , YAN Dong2 , LI Gui-zhi2 , ZHAGN Hui2 , ZHANG Shou-de2
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China; 2. Jili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chun 130061, China
摘要 概述了《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六六六、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土壤、水体、农产品及大气的污染状况,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5项对策.
关键词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环境 ,
污染现状 ,
对策
Abstract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OPs lists 12 typ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POPs, as well as hexachlorocyclohexanes (HCH)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which are proved with the natures of POPs. The pollutions of POPs to environment, including soil, water, crops and atmosphere are introduced. Five counter measures of preven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proposed for China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s of advanced countries.
Key words :
POPs
environment
pollution status
counter measures
收稿日期: 2006-12-30
作者简介 : 王宝金(1966-),男,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系,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及环境评价工作,通信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南昌路120号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邮政编码 130061,E-mail//Baojinw@163.com
引用本文:
王宝金, 张天民, 严冬, 李桂芝, 张辉, 张寿德.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 地质与资源, 2007, 16(4): 293-296,315.
WANG Bao-jin, ZHANG Tian-min, YAN Dong, LI Gui-zhi, ZHAGN Hui, ZHANG Shou-d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GEOLOGY AND RESOURCES, 2007, 16(4): 293-296,315.
链接本文:
http://manu25.magtech.com.cn/Jweb_dzyzy/CN/10.13686/j.cnki.dzyzy.2007.04.014 或 http://manu25.magtech.com.cn/Jweb_dzyzy/CN/Y2007/V16/I4/293
[1]
王晓光, 郭常来, 何海洋, 刘强. 地下水降落漏斗分类研究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5): 487-492.
[2]
张哲寰, 宋运红, 赵君, 刘凯. 黑龙江省讷河市土壤某些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4): 378-382.
[3]
刘强, 朱巍, 田辉, 金洪涛, 孟玉妥. 燃烧试验在煤的放射性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应用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4): 389-393,382.
[4]
王之晟. 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更新统沉积特征及气候环境演变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2): 109-118.
[5]
蔡青青, 闫宝强, 王永志. 利用碳酸盐岩的Fe/Mn比值恢复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2): 160-164.
[6]
彭苗枝, 秦先燕, 何苗. 基于GIS和AHP的灰色评估法在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黄山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地质与资源, 2019, 28(1): 85-89.
[7]
杨丛宁, 张戈, 刘思昭, 刘晓, 王恒伟. 大连金远洞更新世洞穴红色堆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6): 508-513.
[8]
程涌, 聂琪, 夏建波, 谷华昱, 文义明, 卢萍, 刘聪. 云南省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分布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6): 514-521.
[9]
耿婷婷, 李颖智, 张涛, 张智印, 赵淼. 西藏“一江三河”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初步研究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5): 480-487.
[10]
乔牡冬, 孙加鹏, 李宇菡, 刘玉, 张文强, 王久懿. 大兴安岭新林区中生代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4): 324-336.
[11]
李霄, 柴璐, 王晓光, 都基众, 崔健, 王长琪.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丹东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4): 396-405.
[12]
赵明福, 史连昌, 李成福, 魏有宁, 李玉龙. 青海省中灶火地区鄂拉山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2): 117-123.
[13]
赵春强, 张志斌, 时溢, 石绍山, 尤洪喜, 李靖, 赵敬阳. 辽南金刚石成矿背景研究进展及讨论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2): 149-159.
[14]
于慧明, 杨泽, 都基众. 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水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2): 199-203,191.
[15]
李小龙, 王雪冬. 山东废弃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与治理恢复探索 [J]. 地质与资源, 2018, 27(1):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