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资源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地质与资源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访问统计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年 24卷 4期
刊出日期 2015-08-31

287 王海鹏
辽宁省岩石地层太原组地质年代的确定
通过对辽宁省3个地层小区(太子河、大连、辽西)的太原组岩性、生物面貌、上下接触关系的调查,认为辽宁省境内的岩石地层太原组的地质年代在各地是不同的.在太子河地区(包括东部浑江流域的桓仁地区)太原组的年代是晚石炭世,不穿时到其他时代;而大连地区和辽西地区的太原组的年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具明显穿时性的岩石地层.
2015 Vol. 24 (4): 287-294 [摘要] ( 50 ) [HTML 1KB] [ PDF 796KB] ( 221 )
295 吴子杰, 潘玉啟, 包洪伟, 王海鹏, 雷广新, 程培起
辽东太子河地区寒武系中统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辽东太子河地区中寒武世地层包括碱厂组和馒头组,属于陆表海沉积.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旋回、岩相等特征,将该套地层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Ⅰ型层序1个,Ⅱ型层序2个,识别出30个副层序.本区凝缩段不发育,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2015 Vol. 24 (4): 295-300 [摘要] ( 22 ) [HTML 1KB] [ PDF 843KB] ( 147 )
301 田毅, 余超, 王广伟, 豆士勇, 鲍东明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新太古代地质演化探讨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岩石出露的主要地区及重点研究区.区内太古宙岩石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变质表壳岩出露面积不足20%.区内变质深成岩侵位于始太古代-新太古代的不同时期,原岩由TTG岩系和钙碱性CA岩系组成;变质表壳岩以磁铁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为标志性岩性.两类原岩建造在太古宙时期,遭受了由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连续降温减压过程.根据区内新太古代岩石出露的特点划分3个微古陆核,分别为鞍本古陆核、清原古陆核及辽北古陆核.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为本区最重要的造陆时期,以鞍本微古陆核为最早的增生点,经拼接增生、裂解改造,形成现今的地质格局.
2015 Vol. 24 (4): 301-308 [摘要] ( 33 ) [HTML 1KB] [ PDF 820KB] ( 158 )
309 蒯兵, 王丽欣
辽宁医巫闾山中侏罗世埃达克岩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
确认了辽宁医巫闾山地区富含细微粒镁铁质包体的中侏罗世埃达克岩体的存在,对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将闾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厘定为4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2015 Vol. 24 (4): 309-316 [摘要] ( 21 ) [HTML 1KB] [ PDF 870KB] ( 277 )
317 王烜, 潘玉啟, 吴子杰, 包洪伟
辽东本溪-桓仁地区古生界事件地层划分及特征
辽东本溪-桓仁地区古生界发育,是研究地层学、沉积学的典型地区.在简述事件地层学原理和地层事件概念,并对主要地质事件进行初步划分基础上,通过对本溪-桓仁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剖面测制研究,对该区古生界,根据地质事件的岩石记录,划分了构造上升和下降、海侵、缺氧、风暴、干燥炎热等6种事件地层单位,8个事件集群,并对各事件地层单位逐一描述,提出事件个体和事件集群、事件沉积层和事件集群沉积段的概念,并探讨了与沉积环境、层序地层的相关性.
2015 Vol. 24 (4): 317-324 [摘要] ( 32 ) [HTML 1KB] [ PDF 1130KB] ( 119 )
325 潘明臣, 徐桂岩, 刘文海, 梁有为, 王福君, 鲁红峰, 胡海彦, 李红梅, 邵学峰, 刘爽
辽宁花坤头营子旋卷构造中侵入岩特征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花坤头营子侵入岩是花坤头营子旋卷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出4个侵入体,分别为早石炭世辉绿岩、早三叠世闪长岩、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最晚还有一期流纹斑岩脉侵入.岩浆来源除早石炭世辉绿岩来自上地幔,余下几个序次来源于下地壳,并熔融了部分陆壳物质.以被动就位机制为特征.
2015 Vol. 24 (4): 325-331 [摘要] ( 25 ) [HTML 1KB] [ PDF 935KB] ( 143 )
332 程培起
辽宁丹东五龙一带金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五龙一带金矿床处于五龙-古楼子金远景区内,其围岩主要岩性为片麻状花岗岩.块状硫化物脉的产出严格受北北东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的控制.矿区内金矿脉及与其伴生的岩脉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的曲线分布形式基本一致.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早期闪长岩岩浆膨胀式底辟侵位,并沿围岩构造裂隙形成充填,形成闪长玢岩脉.晚期Au的流体沿复活的早期(充填闪长玢岩)的裂隙及新生的构造裂隙充填形成含金硫化物石英脉.
2015 Vol. 24 (4): 332-335 [摘要] ( 35 ) [HTML 1KB] [ PDF 460KB] ( 128 )
336 冷文芳, 王恩德, 武悦, 刘陆山, 付海涛, 王娜
辽宁齐大山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齐大山铁矿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的西部.其铁矿层产于鞍山群樱桃园岩组,含矿建造为砂质泥岩-泥岩建造(阿尔戈马型),变质相为绿片岩相.通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铁矿石表现为轻稀土富集,LREE/HREE比值平均为3.43.围岩表现为重稀土略富集,LREE/HREE比值平均为0.97.铁矿石和围岩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值显示铁矿石稀土元素整体具有弱的正铕异常(δEu为1.03~1.50),Ce无明显的正负异常(δCe为0.54~1.15),这与海底喷气沉积产物的特征一致.围岩中无明显Eu异常,平均为1.16.δCe的范围为0.18~1.01,相对比较稳定.这些特征显示属于早前寒武纪海洋化学沉积的产物,表明矿物大地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物源区类型为未切割的岩浆弧.
2015 Vol. 24 (4): 336-340 [摘要] ( 39 ) [HTML 1KB] [ PDF 484KB] ( 239 )
341 刘陆山, 付海涛, 刘忠元, 冷文芳, 武悦
鞍山-本溪地区富铁矿分布规律及成因探讨
中国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常以“大、贫”著称,但鞍山-本溪地区许多铁矿床中赋存有富铁矿,其中弓长岭铁矿中的富铁矿资源量超过亿吨.通过对鞍本地区“鞍山式”铁矿的分布特征、典型矿床富铁矿体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本地区变质改造形成的富铁矿分布在一条东西长85 km、南北宽25 km范围内的认识,并认为中生代花岗岩可能也参与了部分矿区富铁矿的形成过程.
2015 Vol. 24 (4): 341-346 [摘要] ( 70 ) [HTML 1KB] [ PDF 439KB] ( 276 )
347 刘长纯
辽东地区菱镁矿找矿概率-地球化学块体资源评价
菱镁矿是辽宁省非常重要的矿种之一,集中分布于辽吉裂谷内,规模巨大,地球化学特征和异常突出明显,成矿条件优越.在辽吉裂谷有利的地质条件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化探各类找矿标志,应用找矿概率-地球化学块体法在辽吉裂谷内对菱镁矿进行了矿产预测与评价.以地球化学块体为理论依据,划分了菱镁矿地球化学块体,梳理了地球化学块体谱系,最终应用找矿概率-地球化学块体法共圈定11个远景区,其中Ⅰ、Ⅱ、Ⅲ类远景区分别有2个、7个和3个,计算预测资源量为114.1268×108 t.
2015 Vol. 24 (4): 347-352 [摘要] ( 30 ) [HTML 1KB] [ PDF 589KB] ( 132 )
353 杨仲杰, 张, 刘长纯, 杨新宇, 王成龙, 姜春宇
辽宁丹东黄旗地区辽河群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黄旗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胶辽台隆之营口-宽甸台拱南东端.研究区为辽东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分区东部,主要出露中生代岩浆杂岩和古元古代岩浆岩及地层,古元古代辽河群广泛发育.主要变质岩类型可划分为:片岩、变粒岩、浅粒岩、长石石英岩、钙硅酸岩及大理岩.研究区辽河群变质岩岩石化学特征为:1)硅酸盐类岩石SiO2平均含量为47.32%~78.6%,总体K2O>Na2;2)碳酸盐类岩石总体CaO>MgO,总的特征是富钙、镁.辽河群各类变质岩微量元素含量相似度较高,F、Rb含量高,浓度克拉克值较大.辽河群变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为:ΣREE平均值为205.9×10-6,LREE/HREE平均值为12.8,δEu平均值为0.56;稀土分布图谱属右缓倾斜型,轻稀土分异较重稀土分异好,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具负铕和弱负铈异常.结合区域内辽河群原岩建造特点,可推断在古元古代时期研究区属地槽型大地构造环境,反映了辽河群地层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火山-沉积建造序列.
2015 Vol. 24 (4): 353-361 [摘要] ( 24 ) [HTML 1KB] [ PDF 918KB] ( 226 )
362 李红梅, 邵学峰
朝鲜半岛北部与辽东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分析
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地区在成矿层位和控矿构造上大体一致,但朝鲜的检德铅锌矿和云山、大榆洞金矿都是大型甚至超大型矿床.辽东地区与朝鲜一侧相比矿产资源量/储量差别较大.通过2个地区金、铜、铅锌多金属典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产类型、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找到辽东地区的成矿远景区,以期在该区域实现找矿新突破.
2015 Vol. 24 (4): 362-364 [摘要] ( 43 ) [HTML 1KB] [ PDF 153KB] ( 140 )
365 王大鹏, 邴智武, 李艳斌, 陈曦, 于琅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监测与分析
应用遥感技术,从海岸线长度和曲度两个方面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研究区域海岸线变化规律和趋势.选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的MSS、TM、ETM+系列数据,法国SPOT/4-5系列数据和国产陆地卫星ZY-1 02C数据等多源遥感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信息自动提取结合的方法,监测了自1973~2012年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辽东湾北部海岸线长度和曲度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7年以后,为快速增加时期,其中中段岸线增速最快,西段岸线次之,东段岸线居尾.人为因素是辽东湾北部海岸线变化主要驱动力.
2015 Vol. 24 (4): 365-368 [摘要] ( 35 ) [HTML 1KB] [ PDF 307KB] ( 188 )
369 周多, 董再民, 陈安霞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地区磁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
通过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勘探工作,笔者分析了测区局部磁异常和区域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总结了主要地质单元的磁场特征,并圈定磁异常14个,解译断裂构造16条、火山通道7个.根据各异常体、断裂以及火山通道的展布特征,结合异常区内的地质条件,对圈定的14个磁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并推测C1、C12、C13磁异常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C4、C9、C10、C12和C14磁异常具有形成多金属矿的良好地质条件.
2015 Vol. 24 (4): 369-372,324 [摘要] ( 35 ) [HTML 1KB] [ PDF 601KB] ( 151 )
373 时彬, 郇恒飞, 高铁, 赵院东
大地电磁静态效应模拟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宽度、厚度、埋深、电阻率等参数对视电阻率、视相位的影响,发现TM模式受静态效应影响严重;异常体产生的静态效应畸变随埋深变浅而增大,地表异常造成的畸变尤为严重;异常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越大造成的静态效应越明显;相比厚度,同比改变异常体的宽度对视电阻率的影响更大.通过曲线拟合各参数与视电阻率的相关函数,估算参数计算异常体对视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以达到改正的目的.
2015 Vol. 24 (4): 373-377 [摘要] ( 35 ) [HTML 1KB] [ PDF 644KB] ( 127 )
378 赵文菊, 王营, 滕寿仁, 周俊鹏
GOCAD三维可视化在深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三维地质建模的意义以及应用GO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原理和方法,以本溪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为例,对本溪地区的地层、构造、岩体进行分析并建立三维模型.每个地质三维模型都能更好地反映地质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目标不同,建立所需的目标地质体的三维形态.深部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除了依靠地表信息外,还要靠钻孔、地球物理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约束来不断修正、完善模型,共同建立一个符合地质规律、能真正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三维模型,为以后地质技术人员认识地质现象提高效率.
2015 Vol. 24 (4): 378-382,346 [摘要] ( 49 ) [HTML 1KB] [ PDF 756KB] ( 225 )
383 滕寿仁, 董哲, 王营, 李巍, 赵文菊, 周俊鹏
1:5万三维地质填图方法技术在本溪矿集区的应用
矿集区三维地质填图是采用1:5万的调查尺度,提交地表地质图及具有一定精度的深部地质图,为圈定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等主要目标地质要素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在本溪矿集区开展的三维地质填图工作,认为构造填图是三维地质填图的基础,提出"分级分块"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并总结了矿集区三维地质填图方法技术流程.
2015 Vol. 24 (4): 383-387,361 [摘要] ( 29 ) [HTML 1KB] [ PDF 601KB] ( 154 )
388 赵岩
下辽河平原区辽阳-鞍山地段浅层地下水污染评价
随着城市规模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与加快,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面临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关注农业污染和有机污染的研究工作.结合研究区研究情况,本次评价主要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分析了地下水评价的各种方法后,本次评价选择了单指标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该区进行评价.在研究区展开了野外调查,采集了浅层地下水样品110组(其中包括平行样、加标样和监控样合计20组),每个样品测试了35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7.4%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本次评价,基本上反映了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状况,并为有针对性的治理提供依据.
2015 Vol. 24 (4): 388-393 [摘要] ( 32 ) [HTML 1KB] [ PDF 326KB] ( 143 )
394 赵旭, 陈曦
基于GIS的DRASTIC下辽河平原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评价
在运用基于GIS的DRASTIC评价方法,对下辽河平原潜水的防污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分析了影响下辽河平原固有防污性的最主要的7个水文地质参数,分别评价各个因子.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中区对区的合并分析功能,依次对各单指标分级图进行区合并操作,合并后生成区文件,绘制出防污性分布图.结果表明,防污性能较差区主要分布在下辽河平原河谷地带,面积2 993.51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2.78%.评价结果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防止地下水污染.
2015 Vol. 24 (4): 394-398 [摘要] ( 34 ) [HTML 1KB] [ PDF 773KB] ( 162 )
地质与资源
版权所 © 2010《地质与资源》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80号  邮编:110034 电话:024-81847022 E-mail:dzyzybjb@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