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资源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地质与资源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访问统计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8年 17卷 3期
刊出日期 2008-09-30

161 王凯红, 贾海明, 张俊影, 彭玉鲸
中国东北44 Ma/42 Ma火山事件的出现及其地质找矿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古近纪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从48 Ma~32 Ma,每1 Ma内至少有一处或数处,以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 Ma/42 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 Ma,即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 Ma±的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洋板块由NNW向运动转向NW-NWW向运动,也是太平洋天皇海岭-夏威夷海山火山链活动从NNW向转向NW-NWW向活动的转折时间.东北大陆边缘从拉分-张裂的区域应力场转换为NW向的拉伸(或伸展)应力场.陆缘裂谷或叠加于早期的拉分-张裂盆地之上,或出现新的裂谷盆地,形成了晚始新世石油、油页岩、煤等含矿岩系,并成为古近纪沉积盆地该类资源的主含矿层.
2008 Vol. 17 (3): 161-165,180 [摘要] ( 21 ) [HTML 1KB] [ PDF 603KB] ( 157 )
166 项才, 陈跃月, 曹洪亮, 刘敏
辽宁岫岩县偏岭地区晚大石桥期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
偏岭地区大石桥组三段自下而上分为6个岩性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碳酸盐岩的CaO/MgO比值具有指示沉积环境的作用.通过分析该段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并结合不同层位的CaO/MgO比值,推断出偏岭地区在晚大石桥期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为干旱湖、封闭海湾→开阔浅海→滨海→干旱湖、封闭海湾→浅海(偶为潮间或滨岸)→滨海、浅海交互环境.
2008 Vol. 17 (3): 166-169 [摘要] ( 33 ) [HTML 1KB] [ PDF 444KB] ( 171 )
170 李之彤, 王希今, 王宏博, 武广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含金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三矿沟含金铁铜矿床属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它产在华力西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上,经夕卡岩化及热液硫化物矿化,形成众多黄铜矿矿体、含金黄铜矿矿体、磁铁矿矿体,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银金矿,并伴生硒、碲、镓、铟等有益组分.三矿沟花岗岩体-断裂破碎带及接触带-多宝山组地层三者控制着矿床的形成.在三矿沟-多宝山一带存在寻找同类矿床的极大可能性.
2008 Vol. 17 (3): 170-174 [摘要] ( 30 ) [HTML 1KB] [ PDF 463KB] ( 181 )
175 张广范, 吴胜杰, 张志伟, 敖颖锋, 李延波, 范笑逊
河北半壁山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半壁山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通过地球化学勘查,获得面积约200 km2北北东向水系沉积物As、W、Au、Ag、Sb异常带、4个土壤金异常带和13个子异常.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在地表查证的基础上,分别对甲1-1和甲1-2异常进行了钻探深部验证,钻孔中见4条金矿体,并在-45 m标高发现盲矿脉.地球化学异常初步研究认为,金矿体前缘元素组合特征为As-Sb(-Au)-Ag;中部元素组合特征为Au-As-Sb-Pb(-Ag)-Cu-Zn;尾部元素组合特征为Co-Ni(-Ag)-Cu.经分析所见盲矿脉元素组合特征与前缘元素组合特征相同,由此预测其深部有第二成矿“标高”存在.
2008 Vol. 17 (3): 175-180 [摘要] ( 28 ) [HTML 1KB] [ PDF 530KB] ( 117 )
181 刘南庆, 黄剑凤, 欧阳庆, 顾德和
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变形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依据大背坞金矿田控矿构造带中面、线理构造特征,结合相关的岩矿测试结果,建立了与区域构造发展相对应的构造变形相,分析了其与成矿的关系.认为其是下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地块(古陆)东段障公山地体核部特有的、构造历经相对中深层次至浅层次的变形、有用元素在不断的构造叠加过程中逐步聚集直至成矿的最终产物.
2008 Vol. 17 (3): 181-185,174 [摘要] ( 23 ) [HTML 1KB] [ PDF 585KB] ( 130 )
186 杨庆洪, 王翠娟, 赵明悦
吉林省磐石三个顶子钼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三个顶子钼锌矿床属夕卡岩型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奥陶系石缝组大理岩层间断裂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斜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关系密切.钼矿体多产于夕卡岩内,辉钼矿常于石榴石集中处富集,呈浸染状或细脉状.系统总结了三个顶子钼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并分析归纳出该矿床赋存富集规律,确定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2008 Vol. 17 (3): 186-189,228 [摘要] ( 21 ) [HTML 1KB] [ PDF 452KB] ( 140 )
190 周福庆
辽宁大青山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大青山地区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从盆地中心向外依次发育多种类型的铀矿化.对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火山塌陷盆地的内外接触带是铀矿成矿的最有利部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据此提出该区铀矿找矿方向.
2008 Vol. 17 (3): 190-193 [摘要] ( 19 ) [HTML 1KB] [ PDF 278KB] ( 130 )
194 刘光昭, 尹华锋, 刘玉峰, 付益平
湖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
我国南方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和石煤及非金属矿产.其中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的钒矿床资源潜力巨大.文中以湖南为例,探讨该类钒矿床地质特征及相关成矿问题.矿床产于下寒武统底部富含有机质的碳、硅、磷质黑色岩系中.矿层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形态简单,产状稳定,埋藏浅,分布广,储量大.成矿作用从热水沉积期开始至正常沉积期结束.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交替期为钒的成矿高峰期.矿床具热水沉积与微生物成矿双重特征,成因则归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范畴.
2008 Vol. 17 (3): 194-201 [摘要] ( 34 ) [HTML 1KB] [ PDF 565KB] ( 168 )
202 张哲寰, 赵海卿, 李春霞, 刘强, 马宏伟, 朱巍, 张庭秀
松嫩平原土地沙化现状与动态变化
松嫩平原沙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松嫩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沙地分布区处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350~450 mm,是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采用RS和GIS集成技术,对松嫩平原1986年和2001年的沙地进行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研究松嫩平原沙地分布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土地沙化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2001年沙地面积比1986年增加了861.1 km2,沙地平均每年以0.44%的速度扩展.其中,重度沙地变化率最大,中度沙地面积数量增加最多,轻度沙地略有减少.
2008 Vol. 17 (3): 202-207,234 [摘要] ( 33 ) [HTML 1KB] [ PDF 749KB] ( 157 )
208 龙文华, 陈鸿汉, 段青梅, 李志, 潘洪捷, 刘荣益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大气降水氚浓度恢复中的应用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能识别输入输出数据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特性,选用北半球(纬度22~74°)70个站点的IAEA/WMO大气降水氚浓度观测数据,建立了大气降水氚年平均浓度的恢复模型.通过对比认为:人工神经网络恢复的降水氚浓度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值,为无资料地区恢复1953年以来大气降水氚浓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思路.
2008 Vol. 17 (3): 208-212 [摘要] ( 24 ) [HTML 1KB] [ PDF 332KB] ( 111 )
213 陈伯扬
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方法对比——以福建浅海沉积物为例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福建浅海沉积物461个底泥样品中7种重金属(Hg、Pb、Cr、Zn、Cu、Cd、As)进行了污染评价对比.结果表明:①各主要海湾浅海沉积物中超标重金属为Cr、Cu(Cr占24.1%,Cu占15.0%),其次为Pb、Zn(Pb占6.3%,Zn占5.0%);②九龙江口潜在生态危害最大,Cd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地质累积指数超标的Cr、Cu、Pb、Zn潜在生态风险并不大;③三种评价方法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各具合理性和局限性,若能结合应用,可较为合理地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系统评价.
2008 Vol. 17 (3): 213-218,228 [摘要] ( 29 ) [HTML 1KB] [ PDF 568KB] ( 193 )
219 田大勇, 崔仲元, 孔庆轩, 王迪
黑龙江省克东县宝泉镇天然苏打水形成条件浅析
依据克东县宝泉镇一带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论述了苏打水的赋存及形成条件,指出苏打水的形成是沉积作用、火山活动和断裂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然苏打水主要赋存于上白垩统嫩江组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中.受喜马拉雅期火山活动和断裂构造运动影响,上白垩统嫩江组含水层在克东县二克山-尖山一带由封闭的还原环境转变为开放半开放的氧化环境,发生脱碳酸作用,致使HCO3-、Na+成为地下水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离子,形成了天然苏打水.
2008 Vol. 17 (3): 219-221 [摘要] ( 49 ) [HTML 1KB] [ PDF 282KB] ( 214 )
222 张广宇, 李景春, 康庄
基于MO的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从我国找矿勘查信息化的实际出发,设计并构建了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了找矿勘查能够获取的数据,其中包括矿区地质特征信息、基础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遥感信息等几种类型,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调查信息化的程度.该系统用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用GIS组件MapObject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的显示、查询、输出等,采用SQL查询语言进行综合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系统的模块主要包括矿区文字资料的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块、文件资料的管理模块和数据库的查询模块.
2008 Vol. 17 (3): 222-228 [摘要] ( 25 ) [HTML 1KB] [ PDF 599KB] ( 116 )
229 李永飞, 施彬, 卞雄飞
野外路线整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RGMAP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运用
野外路线上各要素内容是数字化区域地质填图(RGMAP)工作中最基本信息.在野外数字化信息采集过程中对各要素的描述规范统一是数字化地质成图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特色与效果的最好表现形式.笔者对野外路线整理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体会进行了总结,意在为初始从事RGMAP技术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2008 Vol. 17 (3): 229-231 [摘要] ( 31 ) [HTML 1KB] [ PDF 169KB] ( 123 )
232 徐耀鉴
高地应力数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高地应力钻孔缩径现象很常见,一般钻进中只能依靠现场分析及经验来判断缩径情况,这对于预测以及精确计算缩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文中建立了高地应力条件下钻孔的数理模型,推导出了各种应力、应变以及位移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计算了某高地应力矿区钻孔的多种参数,判断了钻孔的稳定性情况.
2008 Vol. 17 (3): 232-234 [摘要] ( 21 ) [HTML 1KB] [ PDF 269KB] ( 120 )
235 Mohamed El-Omla, Salah Shata
陶瓷工业中对产自花岗岩的长石原料的提纯方法研究
花岗岩是陶瓷工业中所需长石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花岗岩中云母和氧化铁的存在,其最终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强度、硬度、密度降低).本研究对浙江花岗岩采用两阶段分离方法,以提高花岗岩中长石的质量.第一阶段为重力分离,去除重矿物杂质;第二阶段为磁性分离,进一步减少铁含量.用机械方法对不同加工阶段的3种样品进行了成分测试:1)原料花岗岩;2)第一阶段处理的花岗岩;3)第二阶段处理的花岗岩.结果显示,最终处理后的样品较之原始花岗岩在显微硬度、强度、密度及裂隙坚韧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2008 Vol. 17 (3): 235-240 [摘要] ( 29 ) [HTML 1KB] [ PDF 548KB] ( 422 )
地质与资源
版权所 © 2010《地质与资源》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80号  邮编:110034 电话:024-81847022 E-mail:dzyzybjb@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