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资源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地质与资源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访问统计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0年 9卷 2期
刊出日期 2000-06-30

方法与应用
贵金属矿床
矿床地球化学
国外贵金属地质
工作研究
贵金属矿床
65 祝洪臣, 张炯飞, 权恒
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
下吉宝沟金矿产在二长岩中,它的形成与二长岩关系密切,二长岩既是容矿岩又是含矿岩.下吉宝沟二长岩是高碱度的偏碱性同熔型岩体,其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表明有一定的壳源物质混入,是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二长岩岩体中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裂隙控制了矿体的产状.下吉宝沟金矿形成于晚侏罗世,主要与黄铁矿化和毒砂化有关,硅化微弱,金矿化产生于二长岩成岩后期,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
2000 Vol. 9 (2): 65-72 [摘要] ( 16 ) [HTML 1KB] [ PDF 339KB] ( 96 )
73 储国正, 王训诚, 周育才, 谢超国, 郭祥焱, 史东方
安徽铜陵地区铜金矿化关系及其成因初探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铜金成矿区之一,区内已发现数十处铜、金矿床,二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矿床类型有铜矿床、金矿床和铜金(或金铜)矿床,空间上有内铜外金、下铜上金、西铜东金(左铜右金)分布规律,时间上金矿化一般晚于铜矿化.本文从金、铜地球化学性质及成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二者间存在上述关系的成因,以期对该区及相似地区找矿有所启迪.
2000 Vol. 9 (2): 73-77 [摘要] ( 23 ) [HTML 1KB] [ PDF 246KB] ( 157 )
78 邵晓东
从陕、甘、川三省接壤地区砂金矿矿质来源看在该区寻找岩金矿的可能性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2000 Vol. 9 (2): 78-81 [摘要] ( 12 ) [HTML 1KB] [ PDF 209KB] ( 129 )
82 刘劲鸿
一个典型岩溶金矿床——吉林省荒沟山金矿床
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于1991年首次提出荒沟山金矿床为典型岩溶矿床.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带大理岩一侧.矿体呈穹状、管状、漏斗状等形态.矿石由岩溶洞穴沉积物构成,具有洞穴堆积构造、角砾状构造、栉壳状构造.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为大气水,硫碳同位素说明成矿物质来自围岩.上述矿床地质特征较充分说明该矿床是典型岩溶矿床.岩溶成矿新认识的提出为老岭地区找矿拓宽了思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000 Vol. 9 (2): 82-90 [摘要] ( 13 ) [HTML 1KB] [ PDF 463KB] ( 107 )
91 杜建国, 徐晓春, 孙先如, 戴圣潜
大别造山带核部罗田陈林沟金矿成矿时代
大别造山带核部罗田片麻岩穹隆内的陈林沟金矿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年代和郭云坳金矿矿体围岩的钾长石K-Ar同位素年代分别为123.0±11 Ma和103.0 Ma,其与区内大规模花岗岩侵位和北大别变质地体快速隆升冷却的年龄和造山带两侧成矿带的成矿时代相吻合,由此证实在大别造山带核部的金属成矿时代也集中于白垩纪,与造山带在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下的隆升阶段相对应.
2000 Vol. 9 (2): 91-93,96 [摘要] ( 24 ) [HTML 1KB] [ PDF 198KB] ( 141 )
矿床地球化学
94 聂凤军, 江思宏
金是通过什么方式搬运与沉淀的
数十年来,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的迁移与沉淀机理一直是许多矿床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根据最近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什么样的含水络合物最有利于金的迁移与搬运;(2)为什么金富集在脉型矿床中;(3)在什么样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金的含水络合物可以得到充分溶解;(4)为什么绝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范围集中在340℃~400℃.在热液成矿流体中,金可能是以AuHS(H2S)30形式进行迁移,温度的降低会使溶液中90%的金沉淀,这能够解释这些含金石英脉为什么形成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2000 Vol. 9 (2): 94-96 [摘要] ( 19 ) [HTML 1KB] [ PDF 172KB] ( 134 )
97 卢秋霞, 刘显凡, 苏文超
微细浸染型金矿深源矿质和流体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运用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原理,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论证了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硅质、矿质和流体主要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分异或深部循环的超临界流体,并认为这种深部因素可能对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该类型金矿的成因研究及找矿开辟了新的思路.
2000 Vol. 9 (2): 97-99,104 [摘要] ( 16 ) [HTML 1KB] [ PDF 199KB] ( 138 )
方法与应用
100 张均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重点讨论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指出:(1)大思路、小尺度、高精度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2)成矿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论;(3)结构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最有效途径;(4)组合预测方法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新工具.
2000 Vol. 9 (2): 100-104 [摘要] ( 13 ) [HTML 1KB] [ PDF 229KB] ( 146 )
105 张令臣
地电化学提取法在金银矿上的应用效果
地电化学提取法(简称电提取)是一种物理化学相结合,以离子晕为基础的找矿方法,即用人工电场力富集,提取自然状态的微量离子晕中的元素信息,以达到直接找矿或区分物化探异常源性质为目的新兴找矿特效方法.我单位在90年代初引进此方法以来分别在辽宁省阜新排山楼金矿、盖县猫岭金矿、开原市李家银矿、北票二道沟金矿等已知矿床上进行了方法试验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在阜新排山楼金矿已知矿体上的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在已知金矿外围双山地段,通过做电提取金矿勘查工作,发现电提取金异常带,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平均品位1.05×10-6,最高品位2.4×10-6的含金矿化体,经打钻验证,在深部发现工业矿体,现今成为中型金矿.通过对收集的国内外和我单位电提取实地勘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在典型金、银矿电提取找矿规律.
2000 Vol. 9 (2): 105-110 [摘要] ( 14 ) [HTML 1KB] [ PDF 298KB] ( 140 )
工作研究
111 施立达, 李存有
地质科研应该如何对待矿区基础地质资料——从某金矿的找矿探矿经验教训说起
2000 Vol. 9 (2): 111-115 [摘要] ( 15 ) [HTML 1KB] [ PDF 236KB] ( 177 )
国外贵金属地质
116 В·М·比留阔夫, Е·В·比留阔夫
高压变质作用与金矿化——以东西伯利亚、远东高压杂岩体为例
综合东西伯利亚和远东高压岩石杂岩体分布地区地质资料表明,上述地区多为地动力高度活化地块区,并具专属性特点.应用地质构造、物质组分-矿物学特征,详细地划分了7种类型高压变质岩石组合,并根据化学特性,划分了3种岩石化学类型,即辉长-玄武岩、橄长岩、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类型.此外,论述了取决于原岩基质组成的变质反应特征,其规模直接与原岩基质的组成,特别是与Al2O3、Na2O、SiO2的组成密切相关,即当Al2O3、Na2O、SiO2过饱和时,形成辉长-玄武岩质岩石化学类型;当上述组分严重不足时,则形成橄榄岩质(或二辉橄榄岩质)岩石化学类型.在上述组分过剩的变质反应过程中,则形成金(或铂)矿化交代岩,并具有实际意义.
2000 Vol. 9 (2): 116-122 [摘要] ( 9 ) [HTML 1KB] [ PDF 305KB] ( 94 )
123 Г·Н·卡曼宁, В·Н·贡恰罗夫, Н·А·戈利亚契夫
俄罗斯东北部金-稀有金属矿床
本区金矿床的成因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分布范围广泛,分为3种类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及稀有金属石英脉型.矿体以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块状等多种形式出现.在矿石中早期金多与铁、镍、钴的硫砷化物、砷化物紧密共生,晚期金则与含铋矿物共生(自然铋、辉铋矿、脆硫铋矿、碲化物和硫碲化物).矿石中金为细粒金和次显微金:在矽卡岩型及云英岩型金矿石中,粒径小于0.1 mm的金占总量的90%,而在稀有金属石英脉型金矿石中则占总量的60%,成色介于400~950之间.矿石中金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脉型矿石中,有时形成矿囊,单一矿床金属储量不大(1~30 t),平均品位7×10-6~15×10-6.在温度360~200℃,压力2000~500 Pa条件下,金-稀有金属矿化形成于还原环境中,溶液中氯化物浓度相对较高,砷具有高位能.地质学、矿物地球化学及温压数据表明,金-稀有金属矿化与大陆边缘岩浆岩弧及碰撞环境中形成的Ⅰ型钛铁矿和磁铁矿系列的花岗岩类有关.
2000 Vol. 9 (2): 123-128 [摘要] ( 19 ) [HTML 1KB] [ PDF 270KB] ( 99 )
地质与资源
版权所 © 2010《地质与资源》编辑部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80号  邮编:110034 电话:024-81847022 E-mail:dzyzybjb@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112号